國內中小企業對促進經濟成長、拓展對外貿易、創造就業機會、增加國民所得等方面,一直是台灣經濟成長難以忽視的主軸力量,政府應及時發揮中小企業強韌的企業特質,共度經濟危機。
當這波市場不景氣,及內、外在環境不佳影響,造成台灣廠商倒閉歇業情況頻傳,我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經濟大考驗,雖然中小企業代表台灣堅韌不拔的精神,在商場上不屈不撓,一點一滴建立的經濟成就,曾傲視全球,但不可否認的是,由於中小企業廠商規模較小,經營基礎較為薄弱,易受外在環境變化影響,加以先天擁有的資源較為不足,因而在經營上亦存在著許多劣勢。
為此,政府中小企業主管部門必須瞭解、有效掌握中小企業面臨的經營困境,並衡量發展趨勢,隨時研擬具體可行解決方案,例如,充分提供經營資源、確保參與市場機會、公平賦稅待遇、合理法規環境等,塑造中小企業公平合理經營環境;另一方面,應協助中小企業提升競爭能力,包括經營管理、市場行銷、研發創新、人力素質、資訊運用、合作交流等,這些都是輔導中小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方向。
由於企業面臨的瓶頸,除同業競爭激烈、市場需求停滯外,小型企業較擔心的是訂單不穩定及生產規模太小的問題;中大型企業則在研發能力與原料供應的穩定上較為憂心。因此在應變策略上,大、中、小企業也各不相同,小型企業以推行自動化、增強生產能力,及提高產品品質層次為主要策略;而中型及大型企業則以推行自動化、增強生產能力,及開發高附加價值產品作為主要經營策略。
所以企業界對本身困境及如何因應其實相當清楚,不外乎提高自動化及品質層次、增強產能,在景氣谷底時更應該致力研發、提升產品品質,才能在景氣反轉時,及時滿足市場需求。
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表示,以工商普查資料估算發現,中小企業的產值所占比率相對大企業是逐年遞增,且自八十年起已達四十四.八﹪;八十五年更高達四十七.六﹪,此與一般認為中小企業創造的附加價值並不高的說法,有很大差異,說明台灣中小企業扮演的角色何其重要。
至於台灣中小企業前進大陸,常因資訊不充分,以及大陸中小企業的創業與成長環境不成熟,存在各種潛在風險,此時政府在市場機能與商業利益導引下,應提供正確投資資訊與相關協助與服務;並應提醒台灣中小企業者有關大陸投資存有的風險訊息,以免業者迷失在大陸投資熱潮中,因過分樂觀預期,而有錯估造成的損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