榮獲第23屆金峰獎十大傑出企業獎及十大傑出領導人獎,是台灣艾華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「台灣艾華」)全體同仁長期努力的成果。這份肯定不僅屬於企業,也屬於每一位相信我們的客戶、股東與合作夥伴。回顧創立至今逾五十五載的歷程,台灣艾華從未停止自我要求與挑戰,不論環境如何改變,始終秉持『品質、服務、負責』的核心價值穩健前行。

第23屆 金峰獎 頒獎
根植本業,穩健轉型
台灣艾華自1970年創立以來,專注於可變電阻、開關、編碼器與薄膜感測器等被動元件,產品廣泛應用於影音、醫療、家電、工業與運動等領域,已取得ISO 9001品質管理認證、ISO 14001環境管理認證及IATF 16949車規品質認證,製程管理與品質要求,皆已達國際標準。
目前,可變電阻、開關、編碼器等產品主要於中國地區生產,台灣則聚焦於感測器研發與製造,並積極開拓新市場。轉型不是壓力,而是創新的起點,而創新來自市場價值與技術價值的交集,為滿足創新應用的技術需求,近十年來,投入薄膜感測元件研發及製造;感測元件主要應用於復健照護、健康與體適能與工業物流等領域,台灣艾華並已成功開發碳基漿料,實現核心材料的自主生產,象徵我們已跨入技術整合的新階段。

台灣艾華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會議照
垂直整合,全面佈局
因應市場變化與全球客戶需求,台灣艾華積極深化垂直整合與橫向連結,不僅自製漿料、提升原料自主性,也擴大製造能量,並同步導入自動化與智慧製造,強化生產效率與品質穩定性。
我們致力於提供客製化解決方案,與客戶共同開發應用,從設計、製造到售後服務形成一條龍體系,提升整體競爭力。此外,公司亦高度重視人才培育,持續強化跨部門合作,厚植未來研發動能。
.png)
台灣艾華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國義 總經理
以人為本,激發組織潛力
自2020年10月我加入台灣艾華,從總經理特助到營運長、再接任總經理,適逢疫情衝擊,深感管理者需以人為本、應變靈活。我們推
動人性化管理,快速應對外部挑戰,同時導入系統化管理與績效導向機制,穩健推進各項營運目標。
我始終相信,企業的成功建立在「以目標為導向、追求卓越、持續改進與團隊合作」之上。對內,我強調以身作則、積極傾聽、有效溝通、利益共享,並透過建立正向文化、提供學習資源與鼓勵自我激勵,激發每位同仁的潛力。
在主管領導上,我倡導信任授權與清晰責任制;身為主管,不應只是做出決策,更應帶領團隊達成共識、整合多元人才。我鼓勵與資深員工一對一溝通,尊重其經驗與觀點,透過開放心態完善管理方法,打造互信共融的工作氛圍。
尊重經驗,擁抱新局
企業發展從不應忽略老員工的重要性,俗語說「家有一老,如有一寶」,老員工不僅
熟悉企業文化與流程,更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與高度忠誠度,是企業穩定與轉型的中流砥柱。
我們在推動組織創新時,亦珍視新舊融合的智慧。團隊歷經形成(Forming)、風暴(Storming)、規範(Norming)、績效(Performing)四個階段,每次成員更動都是一次文化與信任的重建,隱性成本不容忽視。因此,在汰換與提拔過程中,我們更注重如何培養共識與溝通,而非急於改革。
對於新進人員,我提醒他們要謙遜學習、逐步累積信任,不宜急於顛覆舊制。與其選擇對立,不如以合作取得進展。制度調整需公開透明、尊重程序,包含:公告全體、設立寬限期、溝通說明、最終執行,確保推動過程中每位同仁都被看見、被尊重。
建立制度,破除圈層
我反對「人情化管理」,提倡「人性化管理」,前者過度倚賴關係、義氣與派系文化,可能導致組織效率低落、資源錯置,甚至抑制創新;人性化管理,則是正視人性中的善與惡,鼓勵負責、尊重、合作與創造力,同時設立明確制度,引導組織向正向發展。我們不打造江湖,我們建立制度;不論職級年資,只重成果與貢獻,讓公司能長遠穩健發展。
如同心理學家法蘭克所說:「當我們無法改變處境時,唯一能改變的是自己。」面對快速變動的產業環境,我們選擇不斷轉型與自我超越,這正是台灣艾華迎接下一個五十年的決心與行動。

台灣艾華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度 員工旅遊
信任為基,共築永續
穩定,是企業的根;創新,是前進的路;而永續,則是我們存在的意義。從產品研發到人才培育,從制度建立到文化傳承,台灣艾華始終致力於將企業社會責任落實於日常營運,讓經營成果與社會價值並行不悖。
我們不僅追求業績成長,更肩負對環境、社會與治理的長期責任。信任是我們前行的基礎,願景是我們攜手的方向。在變動中找尋平衡,在成長中深化價值;未來,台灣艾華將持續以專業為本、以人為先,攜手全體夥伴,跨越挑戰、開創希望,共築下一個更美好、更永續的五十年。